高墙内外
发布时间:2025-04-24
站在宁夏女子监狱的AB门前,春日的阳光在高墙电网铁丝上折射出刺目的光芒。当最后一道铁门在身后轰然关闭时,我突然想起博尔赫斯关于"交叉小径的花园"的隐喻——这道门隔开的不仅是物理空间,更是人生正邪交织的无数可能。这场穿越法治与人性的精神跋涉,让我的灵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颤与觉醒。
3月25日下午,公司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宁夏女子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。活动中,全体人员在监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依次参观服刑人员监舍、餐厅、技能学习、成果展示等特色功能性区域,了解监区规范化管理以及教育改造工作成效,身临其境感受高墙内外反差。监舍内“豆腐块”被褥、反光地板和统一洗漱用品摆放标准,体现了军事化管理模式,这种环境既让人感受到纪律的严明,也更加深刻认识到自由的可贵。
随后,两位职务犯罪者的现身说法,引发参观者情感共鸣。第一位讲述者曾是一位企业高管,虽然身着囚服,但依然可以看到她年轻而清秀的面容,与她的白发形成强烈的反差。当她讲述从“风光无限”到身陷囹圄、一夜白发,让全体人员深切感受到“权”与“腐”相隔一道警戒带,从“公仆”与“囚徒”只差半级台阶。
第二位讲述者曾是一位四十多岁的教育工作者,她提到提到在母亲重病却未能去床前尽孝,母亲去世却未能送老人最后一程,女儿尚小而不能在身边陪伴时,旁听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抽泣——这正是但丁笔下“最痛苦的惩罚,是永远记得幸福的模样”。
服刑人员自编自演的反省悔罪节目情景剧《重生》,通过舞台艺术展现犯罪对家庭的伤害与重获新生的希望。女儿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妈妈跪地呼喊“我错了”的场景,令很多观众潸然泪下。
监狱的成果展示室内,服刑人员们各种才艺展示让我驻足。无论是书法、绘画、刺绣、剪纸,还是服装裁剪、手工艺制作等等,许多作品都显示出很高的造诣。我能想象这些在铁窗内身穿囚服的人员,一些人曾经也是叱咤商场、职场呼风唤雨的角色,曾经也对生活有着很高的精神追求,酒足饭饱之后也会舞文弄墨、吟诗作画、挥斥方遒,春风得意马蹄疾。而如今,这些精美的艺术品,却无缘无故沾染了犯罪的痕迹,那些书写着“自由”“守望”“重生”的字眼,像一根根倒刺——“每根刺都是良知的倒计时”;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她们——努力去寻找外面自由的空气。
离监时,最后一道铁门开启的瞬间,春风裹挟着各种花香汹涌而入。回望身后森严的高墙,突然明白廉洁从政的真谛:真正的自由不在物理空间的禁锢与否,而在于能否在欲望的围城中坚守精神的圣殿。那些铁窗下的泪痕与忏悔,终将成为我们守护初心的精神界碑,在法治星空下永远闪烁警示的光芒。
此次宁夏女子监狱的参观不仅是法治教育的课堂,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。它揭示了犯罪对个人、家庭和社会的多重伤害,也展现了司法体系在人性化改造与犯罪预防中的积极探索。
正如一位服刑人员所言:“人生没有后悔药,唯有敬畏法律、珍惜当下,才能守护平凡幸福。”